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中女詩中總是情


不才新識嘅飛卜朋友白蓮達姐姐,最近出咗本詩集,叫做<<中女情懷總是詩>>,入面有佢多年來嘅作品,總共41首詩同2篇散文。今日白姐姐喺佐敦麥記搞詩歌分享會加生日會,不才有幸可以參加,而且得到白姐姐親筆簽名詩集一本,終於可以欣賞佢嘅文學才華。

白姐姐自稱中女,不才好同意架,不過呢個中唔係形容年紀,而係解“秀外慧中”。秀外就無需多講,由佢清麗脫俗嘅外表就見得到。至於慧中,就要睇睇佢嘅詩究竟寫啲乜喇。

白姐姐最出名嘅一首詩,係今年年頭嘅“反D&G霸權”,大家都知道呢間廣東道名店係幾咁囂張,竟然唔俾香港人影相,最後被幾千人不斷圍住嚟影。呢首詩最後幾句係咁嘅:

或許你記不起
何時開始駐足本地
然而你應告訴我們
何時打算撤離

呢幾句,真係講出當日大家反對D&G嘅心聲,呢間公司侵犯公眾權利、賺大陸人錢之餘藐視香港人,最後終於喺群情洶湧下讓步。

當然,白姐姐嘅詩唔係淨係義憤填膺,更加多係對香港、對人生、以至對各種事物嘅感慨,而且由呢啲詩入面,可以見到佢豐富但內歛嘅感情,敏銳嘅觀察力同好奇心。例如“珠頸斑鳩”一首詩,甚至可以見到白姐姐想同雀仔玩、但雀仔唔理佢嘅滑稽場面:

過客如我
模仿你的叫聲
而你
竟無暇看我

而不才感受最深嘅一首詩,係白姐姐紀念亡父嘅“再來的時候”。幾乎人人都有阿爸湊大,所以下面嘅場面應該唔陌生:

曾經,你和母親吵架
帶我離家,你不曉得應往哪裡去
然後
我們看電影
我們吃大排檔
很晚很晚
我們才回家

不才都記得有幾次,阿爸同阿媽嗌交之後,同阿爸、細妹三個一齊去茶餐廳食嘢,所以好有共鳴。而對白姐姐嚟講,亡父最後帶俾佢嘅嘢,可能係對無可奈何嘅死亡當中一絲安慰:

你生活過得富足麼?我們無法知道,然而
從你堅定的目光
我們相信
你已在外面的世界展開新生活

相信有堅強嘅阿爸,面對喪父之痛嘅時候,都可以容易接受少少...不才雙親健在,實在未知到時可唔可以咁放心。“再來的時候”寥寥數句,已經將亡父平凡但堅強嘅形象寫得入木三分,希望大家可以一讀再讀。

有人稱呼白姐姐係香港城邦詩人,讚佢以詩歌紀錄香港、抒發香港人對政治社會嘅不滿。呢點不才亦同意,但不才更加珍視白姐姐嘅豐富情感,喜愛白姐姐嘅真摯筆觸。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强行中止拉布愚不可及

今天早上,曾鈺成應黄宜弘要求,宣布中午終結辯論,下午開始就修正案表決。在不才看來,這種強行終止拉布的做法有五大不智,非常愚不可及,從各方面來看都只會帶來反效果。




第一不智,是破壞規則。曾鈺成援引議事規則去辯解,但這條規則是甚麼呢?就是議事規則第92條:



”對於本議事規則內未有作出規定的事宜,立法會所須遵循的方式及程序由立法會主席決定;如立法會主席認為適合,可參照其他立法機關的慣例及程序處理。”



但是這依然不能使他的決定完全符合規則。首先大家可以即時留意到的問題,就是曾鈺成並未提出參照了哪個立法機關的慣例及程序,去終結辯論,此疑問尚待解釋。



另一個更應質疑的程序問題,是議事規則第58條”全體委員會處理法案的程序”(12)中有以下條文:



“全體委員會於完成審議法案的所有程序後,須回復為立法會,並由一名議員就該經修正或無經修正的法案(視屬何情況而定),向立法會作出報告。”



所謂”所有程序”,可能比較複雜,但是顯然在議員未曾討論所有修正案之前,並不應隨便宣告完成所有程序。曾鈺成可能是利用第92條的含糊之處,去掩飾違反第58條(12)的錯誤。當然,這只是不才的個人意見,以不才對法律、議事規則的有限認識,很可能有誤,上述不宜作為法律意見,如有謬誤歡迎指出,不才定當虛心受教。



第二不智,是違反政治原則。議會政治一大功能,就是要透過議員的辯論,讓公眾知情,及令每條法例都得以完善。此所以讓議員在議事規則許可範圍內,得以暢所欲言,是議會政治的重要原則。曾鈺成剝奪議員發言機會,以節省修訂案審議時間,違反了此重要原則,終將使議會尊嚴掃地,當然跟功能組別及分組點票相比,只算是最後一根禾草。



第三不智,是損害政府及梁振英形象。本來政府先提替補機制,後改為現在議員辭職後六個月不得參選的草案,已經展現反民主的形象;到昨天付款請臨記、甚至疑似黑社會人士搞反拉布集會,則有96年前袁世凱用軍警及”公民請願團”包圍議會,逼令議員支持復辟帝制的苗頭。無論如何,此等做法以現時政府而言不算新鮮,但立法會主席突然終結辯論,以騰出時間讓五司十四局改組議決,如此偏幫梁振英,實屬回歸以來首次。即使成功達到目的,但卻令梁振英未上台先得罪人,而且主動危害三權分立,意欲何為?



第四不智,是激起民憤。以上三項早已激起民憤,而曾鈺成中止辯論的時機之差,更適足以推波助瀾。本來拉布就是曠日持久、惹人煩厭的消耗戰,以港人記憶力,專注力之短暫,儘管昨晚工黨加入拉布,看似聲勢正盛,其實只要再過三四星期民情就會大幅逆轉,嫌棄議員”講來講去三幅被”,到時終結辯論就顯得(只是顯得)合理。但是現在終結辯論,就像球證為保領先球隊勝果,不惜在30分鐘就吹完場鷄,這豈不是將假波陰謀清楚展現人前?如此民情豈能不反彈?



最後一不智,其實不單指曾鈺成的行為,而且包括政府,共產黨十五年來倒行逆施之舉:一個沒有民主自由,沒有三權分立的香港,也就沒有和平穩定可言,從而對中共、甚至全世界也就沒有功用和貢獻可言。曾鈺成此舉,就像將香港再推一把,讓她更快跌入”中國城市”的深淵,至於這有甚麼不幸後果,大家可以參考香港城邦論,或者沈旭輝先生對香港次主權的論述等,在此不贅。



力陳五大不智後,讀者又應如何作為?除了鼓勵各位多參與社會運動,投票時作出最好選擇外,對此,不才實在沒有更好的建議。然而,不才必須提醒各位,不要對香港將來數年的命運有任何遐想,鬥爭及逼害只會愈來愈可怕;當三權的上層中所謂”港英餘孽”被換走,變成紅色分子,香港將會加速大陸化,曾鈺成這次終止辯論,只是其中一個事件而已。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吳起隨想.二

我個人嚟講,係幾欣賞吳起寫嘅兵法《吳子》,但如果講起吳起嘅人品,就只能話係不敢恭維。喺《史記》作者司馬遷筆下,佢係講一套做一套、爲求目的不擇手段嘅典型反面人物。

佢喺離開家鄉衛國,啱啱出道嘅時候,就已經做出能人所不能嘅惡行嚟博上位。“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雖然古代亦有好似劉備咁,聲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嘅男人,但係去到殺妻以取信魯君,實在係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嘅殘忍。難怪之後就出現對吳起不利嘅流言,令佢被魯君再次起疑---其實當中一啲内容,例如爲功名而不服母喪,甚至殺死恥笑佢嘅同鄉之類,以佢後來嘅作風嚟講,可能並非虛構。不過,更加重要嘅原因,相信係因爲魯國係古國,自有其源自西周初期嘅禮法及政治秩序,最忌憚吳起呢個野心勃勃嘅外國人。所以即使齊魯之間繼續有戰事,啱啱收拾“三桓”正式掌權嘅魯穆公都唔敢再留吳起。

好啦,東家唔打打西家,吳起喺戰國初年嘅亂世,仲有好多選擇。結果,佢去咗當時啱啱“三家分晉”而出現嘅魏國。

當時,吳起殺妻拜將嘅事跡可能已經非常有名,所以魏文候問相國李悝嘅時候,李悝都話吳起“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當中嘅貪,可能係貪功、貪名,但無論如何,都肯定係殺妻拜將一事所得出嘅評價---唔只貪功名,仲要不擇手段,但魏國當時並無類似魯國一樣嘅禮法同政治秩序可以鞏固國本,所以必須靠各地人材爲魏國效力,吳起卒之獲得重用,得到不少偉大嘅戰績,獲封河西太守,呢個可算係佢最風光嘅時候。

但係好景不常,魏文候死後輪到個仔魏武候做國君,吳起嘅權勢就開始衰落。雖然吳起曾經講出“在德不在險”嘅著明勸諫,但係顯然佢唔知道,德,唔單止講道德,而且講人和---“人和”呢個詞語,係稍後嘅孟子講嘅,但吳起學儒家嘅輩份比孟子更高,照計冇理由未聽過孔子嘅名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如果佢真係明白而且身體力行,就唔會有以下嘅事件出現:

魏武候搵新相國,結果唔搵大熱門吳起,反而爆大冷搵咗田文,於是吳起唔忿氣,就搵田文出嚟,不斷講自己有幾威水有幾犀利,田文拍馬都追唔上;但係田文只係講咗一句就另吳起冇聲出:“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 ”顯然,吳起冇辧法穩固國家,令國君安心,大臣放心,百姓有信心,反而會令魏國崩潰。以吳起嘅政治同軍事才能,唯一會令佢爲魏國帶來災難嘅原因,只可能係佢爲求目的不擇手段嘅作風,足以令所有人疑心。結果,吳起冇幾耐之後就因爲一啲政治問題而被逼出走楚國。

去到楚國,吳起得到楚悼王賞識,破格委任做“令尹”呢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嘅職位。有幾破格?令尹係楚國百官之首,歷來只會由楚王親族擔任,只有吳起同埋二百幾三百年前嘅彭仲爽係外國人。楚國幾百年來都未試過有外國人做令尹,可想而知楚悼王係幾咁仰慕吳起。

可惜楚悼王嘅賞識,最終反而爲吳起帶來殺身之禍。因爲楚國幾乎同魯國一樣古老,而且同衛國、魯國甚至魏國唔同,楚國並非周代嘅封國遺留,而係南面嘅楚文化獨立發展而來;更重要係楚國嘅貴族勢力非常強大,而吳起嘅政治理念同法家李悝比較接近,所以一到楚國就搞法治、削弱貴族嘅措施,“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 ”結果當然成爲楚國貴族嘅仇人。楚悼王一死,吳起就冇咗最後嘅靠山,被楚國貴族射殺。楚國貴族對佢嘅怨恨之深,可見於佢哋寧願誤中楚悼王屍首因而被夷族,都唔肯放過吳起,可見一班。

卒之,講完吳起嘅故事。如果我係電視節目主持人,可能會話吳起雖然有聰明才智,但係作風不擇手段,口講仁義而實際上“刻暴少恩 ”,我哋應引以爲鑑......

不過,我並唔係主持,無需講呢啲行貨嘢。我真正想講嘅係,專橫霸道、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嘅作風,喺某啲時候其實並非壞事。關鍵係,喺古代、亦僅限於只有專制政治一種體制嘅中國古代,如果當事人係喺危急存亡之秋,爲一己以外嘅偉業行事,咁可能尚可接受;否則就係不可原諒。喺咁嘅角度,吳起嘅行爲道理有虧,但最少一直盡全力,爲佢所侍奉嘅國家打勝仗、改革弊政。戰國以後,可以同吳起一樣,並非皇帝但可以用強硬或者霸道嘅手段去進行改革嘅人實在好少,反而弄權、把持朝政而令嘅在所多有。少數可堪比較嘅包括張居正,佢嘅目標同樣遠大,希望改造明朝,下場亦唔好得過吳起幾多,雖然權傾朝野甚至自稱攝政,但死後下場非常可悲,全家皆受牽連,阿媽同幾個仔或死或充軍,原因同吳起被殺一樣,就係樹敵太多,加上唯一靠山死咗或者轉軚---呢個唯一靠山,就係楚王同皇帝。但掉轉嚟講,喺楚國、明朝呢啲制度又舊又霉、貴族或官僚山頭林立嘅國家,唔係咁霸道甚至偏激嘅人,點會肯走出嚟做得罪99%大人物嘅變法派?

正因如此,我認爲現代民主制度可貴之處,就係改革者可以有更好嘅方式去進行改革事業,而且只要唔犯法,依然可以全身而退。現代民主制度嘅彈性同修服能力,就係由此而來:無論改革者係乜出身,只要法案係可以喺議會提出,就無需驚法案被否決之後會被報復,因而失去生命財產嘅安全同自由。而且除咗少數不世出嘅天才,否則多數情況下,改革者亦不過普通人,因此喺議會同政黨集眾智立法,效果實勝於一言堂嘅霸道作風。最後,好多改革措施都係需要長時間先可以見效,而透過現代民主制度喺議會立法,就可以確保法案將會持續執行,唔會受皇帝嘅生命長短、或者係佢嘅政治立場變更而中斷。當然如果立法後發現有問題,亦可以喺議會用投票方式修訂或廢除,而且過程不見血,對所有改革者都有起碼嘅保障。

正因如此,吳起、張居正之類嘅霸道改革者,同埋佢哋嘅悲慘結局,只會喺專制政治出現。現代民主制度可以令其他改革者以更文明、更安全、更持久嘅方式---議會制度,去推行改革,對我嚟講,實在係人類各種偉大成就嘅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