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喺呢個時候,依然有人熱衷於由穩中求實,務求民變嘅施政報告入面,逐句逐字咁睇,卒之揾到唔少未來嘅蛛絲馬跡。講緊嘅係信報林行止嘅六篇 "評《施政報告》" ,而精華盡在今日結尾嘅第六篇,現予以全文轉載。前五篇逐項評論及推測,亦甚可觀,但篇幅甚長,希望各位有興趣嘅可以自己揾......
2013年1月31日
看政策無足觀 潛台詞堪玩味
十三、要從《施政報告》看梁振英政府制定政策的多寡好壞,不是失望,而是詫異,因為這是前所未見的空疏、全不實在。把每年量化政策、刻劃啟動、推進、檢討和完成時序的施政綱領抽掉,那是明顯的行政倒退;以向公眾交代而言,絕對是今不如昔的「混帳」做法,難道一直強調「用人唯才」因此理應人才濟濟的梁班子真的不知道、不明白?也許什麼都得過且過的「混帳」,正好把一些前人開了頭的政策、若干現任政府的新猷,「拉上補下」,效果好的一件、邀功一件;效果壞的那些,便諉過前人。如此這般,港澳辦、中聯辦這些督導、指揮特區政府的中央機構,滿目盈耳盡是吹捧吹擂之聲,對了解香港實際情況便隔了好幾層。
在政策方面,梁振英要是為港人着想的話,《施政報告》將不會那麼不着邊際、不得要領,以至可說不務「正」業,令向來關心港事的人,看了無名火起。然而,也許梁氏負有於維持香港「高度自治」以外的任務,那麼,《報告》雖不足以用作按圖索驥的參考,卻可找到不少蛛絲馬迹。舉其犖犖大者,便有如下六項—
甲、特區政府的施政向內地政商團體的利益傾斜,以趨炎附勢的角度看,仍然高舉香港核心價值和堅持兩制的差異,當屬不識時務,是落後於形勢的政治不正確。
行政長官梁振英反覆向港人傳達的訊息是,內地大國崛起,到處都有機會—有很多供港人發揮才能發展事業的機會;而國人來港,亦有廣泛的空間供其施展抱負。香港的確仍是嚮往自由者特別是內地同胞的「天堂」,這從回歸後內地來港的新移民(不管是每天一百五十名的配額、優才、投資及以公務員身份來港),人數很快趕上土生土長的老香港,那不僅會大大分薄老香港享有的一切公民權利(如教育、醫療、交通以至福利等),這些新移民還極有可能成為在二○一六年啟動的雙普選中按照北大人指示投票的生力軍。不過,這只是筆者順藤摸瓜的推想,事實的發展未必如此順利,以新移民中必有人認同非共管治遠較優勝的現實,他們的投票動向便不易駕馭;另一方面,內地人移居香港,他們一樣得享此間諸種內地所無的人權法治自由以至諸般福利及低稅率少稅項等的好處,比較起來,中共治下的內地便不免相形見絀,進而引起人心思變,後果可大可小……。湧進太多移民確有利於對投票意向的操控(但非絕對有效);然而,當香港的生活方式向內地投射時,其對中共政權的消極副作用,不容小覷。在把香港「打造」為「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前提下,「內地新移民」只會不斷增加,香港人慣享的種種有形無形權利和福利,必會漸次受規限、被削減,哪會拉近香港與內地人民生活條件的距離,是縮窄兩地差異進而紓緩內地人民對當政者不滿情緒的一種出路。
乙、為了擺脫政務官系統的覊絆,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相信「三流師爺」的擺布,引入所謂「政治委任制」,讓委任的官員騎在公務員系統之上,把「行政主導」改為「行政『長官』主導」。自此,代表有效率管治的前朝舊貌已支離破碎;到了現屆政府,英國人百餘年來經營建立的那套比較開誠布公的制度化管治,可謂壽終正寢。人治抬頭,正式登場!
丙、從制度化管治走向人治,其實是「去英化」的重要一步,而梁振英頭也不回地邁出這一大步;不過,即使「去英化」彰彰明甚,四五十年前英治時期那些打造殖民地建構的部署和布局,卻如幽靈徘徊在亞厘畢道。避談民主化、權益向今日的祖家(國)傾斜,以至當年的總督代表英女皇(英國利益)而如今行政長官代表授權來源(中央),在體制上雖隱而不揚,但在實際上則表露無遺,那從給籌建中的前海以種種支援與人才培訓、開發新界西北以利九龍與深圳灣北連成一片,清楚窺見;這種「進化」,把以對香港精神、法治、兩制和高度自治有所堅持並引以為傲的「香港中堅分子」,逐漸邊緣化—在五星旗下香港將成為近似少數民族自治港!昨天引述羅貴祥教授在〈中國少數民族的認識論〉中的那段話,「邊緣視覺」是港人考慮未來不可或缺的「自知之明」。時光不能倒流、時勢難以逆轉。香港發展到今日,要回到從前的「王道(仁慈)專制」,已不大可能。徒具形式的雙普選,權位始終落在不以「一國兩制」為施政核心而是以投北京所好為主旋律者之手,香港社會必有一次民意與權威的攤牌甚至對決,那是一個很難避免的局面,牽連有多深多廣,尚難估計。不過,一旦出現「血濺街頭」(肇端可能是有心人的布局),那意味與當權者對着幹的人將要付出或大或小的「機會成本」。
丁、從把民望超高的唐英年拉下馬把民望超低的梁振英送上行政長官寶座的競選流程看,老於世故的港人對港共動員、西環插手(不好意思不承認吧)、港澳辦「協理」和領導人「調停」的連串動作,一一看進眼裏,當然亦深切明白了香港政壇「誰主浮沉」的現實!而梁振英成為行政長官後的不成體統,其核心成員相繼「中箭而不落馬」,好官我自為之,以至把上街「倒梁」視作等閒。看梁振英的行事作風,其對「有效管治」的詮釋,顯然是把社會大眾(遑論可能早被定性為「敵」的泛民派)的反對聲音,放在無關宏旨不能影響其管治的次要位置。
戊、行政倒退對於支持「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老香港而言,明顯是實力減了一大截。向以「梁粉」中堅甚至是「造王者」姿態出現的政協委員(見報時可能已是前政協委員)劉夢熊周前倒戈相向、高調「反梁」,抖出港澳辦、政協中人甚至當權領導人在行政長官選舉過程中諸多大小動作,予人以蛇鼠一窩黑幕重重的觀感;而梁振英從競選到當選至今,短短七八個月內,已三番四次受到廉署立案調查,但當事人從容自適、若無其事,讓人感到廉署正直不阿的形象,正不斷受到懷疑和衝擊。其實,香港核心價值已經七癆八傷,廉署近日被泛民充分利用為打擊政敵的擂台,日後港共會否「有樣學樣」對之加以利用,使其淪為「整人」工具,已非過慮,而是相當實際的顧慮!
己、金融風暴以來,金融業發展本已困阻重重,香港作為地區性(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因新加坡和上海的蓬勃發展、急起直追而露出頹疲之態,雖然她們要取代香港的地位,尚須「假以時日」,但客觀環境對香港日趨不利,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環境下,《施政報告》拋出的金發局,目標是以本港金融業發展為本位還是另有所圖?比如為前海培訓人才或為抽調儲備變為圍內友好主理的「主權」基金的部署……,諸如此類的變化,究竟會把香港帶上更廣闊的康莊大道還是面對危險重重的蛻變?筆者並無答案。筆者知道的僅是,令港人不安並對前景滋生疑懼的政策都是劣政!
一句話,如果特區政府的施政不是朝港人自求多福盤算,而是謀求一國治下二制變一的融合,香港人以之自豪的核心價值,必然日漸衰落,而在這過程中,港人會在不同階段爆發出不同規模的群眾活動,社會不和諧不安定是難以遏制的趨勢;曾為人權、法治、自由、管治和廉政感到驕傲的人,未來幾年是難過的,那難過,不只於心情上,而會反映在實際生活層面上。
評《施政報告》.六之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